回转窑过渡带异常结圈的处理发表时间:2022-03-11 17:15作者:天津万庆德科技有限公司 众所周知,烧成带正常窑皮的长度约为窑径的4.5倍,窑皮厚度≈耐火砖厚度,其余位置无副窑皮(圈)为理想。但实际生产中受风煤料匹配、原燃材料性质、热工制度稳定、热工设备结构性能变化等的影响,窑内容易出现副窑皮或结圈现象。 如副窑皮(圈)形成后不影响正常生产,不继续恶化,则不需要调整操作参数或热工设备,只需定时对窑尾结皮及燃烧器头部积料彻底清理,满足正常的通风及火焰形状。配料、炉温、窑头负压等的正常控制,使窑处于稳定运行的状态,运行一段时间随着窑况的变化(成分、煤质上下波动,清理窑尾结皮及燃烧器顶部积料前后通风改变等,均会略改变窑内火点位置,达到了冷热交替的目的),其会自然脱落。 但当过渡带出现厚、宽圈时,窑尾出现倒料,操作者就不得不大幅度减产甚至停窑打圈。 笔者以一次过渡带位置结圈处置为例,结合理论知识剖析处理方法的得失,仅作参考。 01 异常结圈过程 某次检修结束,从光点位置、对燃烧器与耐火材料的上下距离进行检验,相关数据和前几次校验结果基本一致;开窑运行后产质量受控,逐步恢复满负荷运行状态,7~9 m一档轮带后筒体温度偏高,整圈基本无窑皮(老砖140 mm厚度),9~26m烧成带窑皮均偏厚且不平整,35~45 m仅中班和夜班两个班形成近10 m宽的后圈,筒体温度在180~240 ℃,窑尾阶段性出现漏料。 |